【国旗下讲话】语言的威力
老师们、同学们:
早上好!我是初一11班的罗阳。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:语言的威力。
在日常生活之中,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交流。在校园环境中,学生之间的互动亦然,彼此间的谈笑和嬉戏打闹是常态。然而,某些交流方式有可能演变为语言霸凌。
所谓语言霸凌,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言语攻击,粗鄙粗暴的话、无事生非的话、造谣污蔑的话都属于语言霸凌。网络语言暴力同样属于这一类。

一般情况下,此类霸凌行为可能较为隐蔽,比如,一句看似无心的话语,听者可能觉得是伤害。或许说话者并无恶意,但对听者而言,那些话可能犹如利刃。当然,孤立、嘲讽或恐吓的话语伤害就更大了。
语言霸凌的危害很严重。心理脆弱者可能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否定,长期以往可能导致其自尊心受损,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。霸凌者本身如果长期这样对待他人,亦可能在进入社会后导致人际关系破裂。语言霸凌对于善于表达的学生杀伤力可能较小,因为他们通常情绪开朗,心理承受能力强,面对语言霸凌时,也能够勇敢地站出来,避免被欺负。但对于那些不擅长表达的学生,他们往往只能默默忍受,长期下去可能会产生心理疾病。
我认为,每个人都应当关注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,因为任何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都有可能伤害他人。我们亦应关注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,通过互助合作,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。
有些同学可能认为,偶尔的言语冲突并无大碍,甚至认为那些无法忍受这种行为的人过于脆弱。然而,我认为人际交流是一门充满微妙的学问,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对象,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。
如何区分这些对象?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平时的行为举止来判断。例如,那些胆小的、不爱说话,或者虽然爱说话但容易情绪化的同学,可能心理承受能力较差。而那些说话大大方方,偶尔带有粗话的同学,则可以采用更为直接的方式交流。对于老实单纯的同学,交流说话时则应更正经一些,以免引起对方的反感。
对于遭受语言霸凌的同学,保持冷静和沉着是最佳的应对策略。如果情况严重,应当告诉家人或老师并寻求解决。当然,在大多数情况下,如果双方就某些语言可能造成的伤害私下和解,给予对方道歉,这往往是最佳的解决方案。
语言是一种复杂、深奥和微妙的艺术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语言和交流方式,以避免造成语言霸凌。语言应该是和煦的微风,为他人带来温暖。
我的讲话到此,谢谢!


?